第三节
商业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以上,我们研究商人如何参与利润的平均分配问题,是假定 100 的商业资本只是商人为了购买商品,为了在反复的周转中偿付商品的购买价格而投下的。因此,在商品出卖以后。他只是收回这笔投资并获得相应的利润。但是从商业实践来看,商人除为了购买商品需垫付一定的资本以外,还必须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支出一系列的费用。商人支出的这些费用,也是他的投资,同样必须从流通中收回,并为他带来相应的利润。但商人用在购买商品上的投资和用在流通费用上的投资毕竟是不同的。因此,在分析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时,还必须对于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的问题单独加以说明。
我们在《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章中说过,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因此,商品的流通费用,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它包括广告费、簿记费和商业雇员的工资等等。另一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费用,这是一种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它包括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等。商人在以上两方面支出的费用,都必须在商品出卖时得到补偿并带回利润。但因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流通费用,所以,这些费用赖以补偿的来源及其补偿的形式也就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着重考察纯粹流通费用是怎样补偿的。
我们已经知道,单纯的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因此,商人为了进行这种买卖活动而支出的纯粹流通费用,也不能够增加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换句话说,商人投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不能从他所出卖的商品的实际价值中得到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虽然不能增加商品的实际价值,可是,在商业实践中,商人还是会把这些费用作为商品价格的新的构成部分,加到商品售卖价格中去。商品的实际价值没有提高,但名义价值或价格却由此而提高了。商人支出的纯粹流通费用,就是靠提高商品的售卖价格得到补偿的。当然,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商人在流通中支出的这一部分费用,不论多少,都能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提高来获得补偿。商品加价的程度,是由同一部门的商人之间的竞争,由销售一定量商品平均必要的流通费用来决定的。如果个别商人消耗的流通费用超过社会平均必要的消耗量,他垫付的这一部分资本就不能完全收回,也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相反地,如果它小于社会平均必要的消耗量,他就能得到超额利润。
商人支付的纯粹流通费用,既然是他的垫付资本的一部分,因此,这部分资本不仅要从商品的价格中得到补偿,而且还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分配,取得相应的平均利润。不然,与资本的概念就不相符了。由于这种原因,所以商人参加剩余价值分配以后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比我们前面计算过的还要低一些。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假定商人在 100 的投资之外,还追加 50 的投资作为纯粹流通费用,那么,剩余价值总额 180 就将在 900 的产业资本和 150 的商业资本之间平均分配,这样,平均利润率就下降为 \(\frac{180}{900+150}=17\frac{1}{7}\%\) 了。因此,产业资本家只能按照 \(900+154\frac{2}{7}=1,054\frac{2}{7}\) 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人,然后商人再加上归他所得的利润和他支出的商业费用,即按照 \(1,054\frac{2}{7}+25\frac{5}{7}+50=1,130\) 的价格把商品出卖给消费者。
商人用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部分,参加利润的分配,使平均利润率再次降低下来,这对产业资本似乎是不利的。其实不然,因为产业资本家如果自己兼营商业事务,他也得支出纯粹流通费用,因而也同样会使利润率降低。现在由商人来负担,由于分工和商业活动的专业化,这种费用比产业资本家兼营商业事务时可以减少一些,因而利润率的降低也可以少一些。
每个商人都要为商品买卖支出纯粹流通费用,可是这些费用又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因此,从社会再生产的观点来看,纯粹流通费用完全是一种虚费,是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的一种扣除。
这种虚费既然年年都要支出,因此就必须年年把它补偿起来。这就是说,社会每年都必须再生产出一部分笔墨纸张、柜台以及商业职工的生活资料等物质资料,以供商业部门使用,即在实物形态上把纯粹流通费用补偿起来。与此相适应,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也必须每年有一部分用于补偿纯粹流通费用。
然而,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c+v+m)中哪一部分是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呢?哪一部分是它的补偿来源呢?为了使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不变资本价值(c)必须用来重新购置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因此它不能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可变资本(v)是用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也不能用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所以,在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只有剩余价值(m)这一部分,才能作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
我们在前面曾说,商人是依靠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来补偿他的商业流通费用;现在又说,这种流通费用只能由剩余价值来补偿。这两种说法,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商品售卖价格的提高,不外表示购买者必须用高于商品价值的价格来购买商人出售的商品。如果购买者就是资本家,那么他由此失去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就会直接成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如果购买者是工人,那么他由此损失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也会成为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通常也的补偿问题。因为,我们总是假定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的,劳动力的购买平均起来必须按照价值支付,因此,适应着商业加价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提高,资本家就必须相应地增加工人的工资。这说明了,这部分纯粹流通费用归根到底还得由剩余价值来补偿。
马克思写道:“一切只是由商品形态变化而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加入到商品中去。这是一般的规律。那不过是实现价值的费用,或让价值由一种形式转移到另一种形式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它所指挥的劳动包括在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杂费。这种费用必须取偿于剩余产品,对整个资本家阶级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好象购买生活资料所需的时间,对劳动者说,是损失掉的时间一样。”
上面,我们是把纯粹流通费用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的。但是,按照纯粹流通费用的组成,它还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商人用来购买柜台、帐簿、磅秤、笔墨、信笺等物质要素的资本,是纯粹流通费用中的不变资本部分,而他支付给商业雇员的工资,则是可变资本部分。对于不变资本部分,商人可以根据它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程度,把它计算到售卖价格中去,并且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但是,可变资本部分怎么也能这样得到补偿并获得相应的利润呢?
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纯粹流通费用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加入到商品价格之后,会不会使商品的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因为无论是纯粹流通费用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还是可变资本的价值,它们所以能作为名义价值加到商品价格中去,都是因为在流通中实际上有那么多价值被消耗掉了。正因为有一方面的价值的丧失,才有另一方面的价格的提高。同时,商业部门通过价格提高而多得的部分,归根到底又是社会总剩余价值的扣除部分。所以,这里并不存在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的问题。
问题的困难是这样产生的:商业劳动只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它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商人必须从事实现剩余价值的活动,才算尽了商业资本家的职能,才应该获得一份平均利润。但是,现在由于商人雇佣店员来替他从事商业操作,他不仅自己得到一份平均利润,而且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还取得了一份用来支付工资的剩余价值。这无异是他以一份投资,实现了双份的利润。商人资本按它所尽的职能,只能获得一份平均利润,但在雇用店员的情况下,又必须实现双份利润(因为只有这样,商人自己才能得到一份平均利润),这就是问题的困难所在。
商人可变资本的消耗,怎么能除了为商人带来与他的投资相应的那份平均利润之外,还能带回补偿可变资本的一份剩余价值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把商业企业同产业资本家自己的商业办事处作一比较,因为商业资本本来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产业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
前面说过,在生产规模不大时,产业资本家往往自设商业办事处,实行自产自销。但是,随着生产的扩大和商业事务的增加,产业资本家的商业办事处就需要雇用工人。这种商业劳动者同产业工人不同,他们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只能实现剩余价值。但产业资本家仍然要给他们支付工资,而且这种工资开支也得算在商品成本和垫付资本总额当中。
初看起来,由于商业劳动者的工资算入商品成本的结果,商品的售卖价格似乎比没有雇用这种劳动者时要高一些;而且,由于这种工资的开支增加了垫付资本总额,因而利润率的水平似乎也会降低下来。但仔细考虑一下就会知道,这样做对产业资本家实际是有利的。因为商业劳动者的作用恰恰在于他能够加速商品的销售过程,从而相对地减少流通中的资本和实现一定量商品所消耗的各种流通费用。只要商业劳动者的工资开支不超过正常的数量,单位商品上所加入的全部流通费用就可以保持不变或者减少,商品的售卖价格也可以保持不变或者降低。而且,由于流通资本相对减少了,就有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过程,结果产业资本的利润率还可以提高。
当商业企业代替了产业资本家的商业办事处之后,上述问题的性质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商人投在流通中的资本,仍然要获得平均利润,商业流通费用的消耗,也仍然要算入商品的售卖价格中去。所不同的只是,现在流通中的资本是由商人垫付的,而与这些资本相适应的平均利润也是由商人获得的。这时,如果商人的资本很小,只够用他自己的劳动来买卖商品,那么他也就只能获得少量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他是依靠自己的商业劳动来获得收入,而且他的利润收入通常又只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因此,他还不能算是商业资本家,而不过是一个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小商贩。但是,随者生产的发展和商业事务的增加,单是依靠小商贩来推销商品就变得对产业资本家不利了。因为小商贩的经营规模狭小,资本极其分散,产业资本家同这些人数众多的小商贩打交道,就会大大增加他的商务开支。“这样,商业资本独立进行操作的利益,就会大部分丧失掉。除了纯粹的商业费用,别种流通费用,如分级捷运等等的费用也会增加。……计算大额收付,并不比计算小额收付多花费时间。10 次 100 镑的购买比一次 1,000 镑的购买,要花费十倍多的时间。和 10 个小商人通信,比之和一个大商人通信,也要花费十倍多的通信、纸张和邮票。”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客观上就要求实现商业资本的集中,用资本主义的大商业来代替小商贩。
比起产业资本家自己雇用商业劳动者来说,由商业资本家雇用店员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经营,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加速商品资本的周转,并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为实现一定量商品所需的各项流通费用。因此,尽管有商业雇员的工资加到商品成本中去,但单位商品所加入的全部流通费用还是可以不变或者减少;尽管商人的可变资本的消耗要通过商品加价的形式得到补偿,但商品售卖价格的水平还是可以不变或者降低。所以,只要商业工资的开支不超过正常的数量,雇用店员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经营就不致在商品销售上造成任何困难,而且这种大规模的商业经营肯定要比小商贩优越,大商业的利润率也肯定要比小商贩高得多。
上面对于商人的可变资本补偿问题的分析,使我们对于商业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商业职工也和产业工人一样,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他们的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维持这种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商业职工的劳动(如果撇开他们在商品的运输、包装、保管中的劳动不谈)虽然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却能帮助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使商人的货币能够作为资本来发挥职能,使他能够占有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对于商业资本家来说,商业职工的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是他的利润的源泉。对商业职工的劳动力的使用,同产业工人一样,绝不会为劳动力的价值所限制。商业职工的劳动日,也分为有偿劳动时间和无偿劳动时间两部分。在有偿劳动时间内,他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补偿商业资本家可变资本的支出,而在无偿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则以商业利润的形式归商人占有。马克思写道:“象劳动者(指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编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会直接为生产资本创造剩余价值一样,商业工资雇佣劳动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也会在那个剩余价值中,为商业资本创造出一个部分。”因此,商业剥削的实质就在于:商业资本家是依靠商业职工的无偿劳动,来取得产业部门让渡给他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商业职工的剥削程度日益提高。商业资本家采用延长劳动日、加强劳动强度、提高商业劳动生产率等办法,来加重对商业职工的制削。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里,大多数商业职工的劳动日长达 10—12 小时,有的甚至更长。由于劳动日的延长和无偿劳动的增加,商业利润量和利润率也就相应增长。商业资本家还凭借商业操作的机械化,迫使商业职工更加紧张地工作,加强他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当个别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时,为实现一定量商品所消耗的流通费用就可以低于社会必要耗费,因而这个商业企业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而在商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必要的流通费用的降低,相对地缩小了流通中占有的社会资本量,因而又可以延缓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对商业职工剥削的加强,还表现在商业职工工资的日益降低上面。随着资本主义商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职工人数的增加,造成了在商业职工之间实行分工的可能,从而使大部分商业劳动趋于简单化;产业部门大批失业工人的存在以及农民的不断破产等,使得商业职工的劳动力经常供过于求。这一切,都会成为商业资本家压低商业职工工资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得他们的工资水平日趋下降。
对商业职工剥削的加深,使广大商业劳动者陷于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深洲,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日趋恶化,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生存的权利遭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不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了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至于生产性的流通费用,由于它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商人在这方面的支出,就可以从商品价值的增加中得到补偿。
由运输、保管等等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同样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商人只能比例于他的投资而获得一份商业利润。但是也必须指出,运输、保管等等费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形成价值,都能从价值增殖中得到补偿。比方,由于商品销售困难和商业投机所引起的追加的保管、运输费用,因为是同价值实现有关的,是纯粹流通费用,所以不能形成新的价值。当然,商人在这方面的开支,也便不能从价值增加中得到补偿。
目前,在资本主义各国,随着市场竞争、生产无政府状态、商业投机、劳动人民贫困化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商品积压愈来愈严重,商品销售愈来愈困难,因而使得纯粹流通费用有了空前的增长。例如美国,仅官方公布的广告费用一项,1939 年为 19.8 亿美元,1969 年则增加到 194.82 亿美元,30 年间增长了 8 倍多。纯粹流通费用的增长,表明商品销售困难的增加,同时也表明资本主义腐朽性的加强。纯粹流通费用既然会提高商品的售卖价格,因此,在工资水平没有相应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流通费用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劳动者实际收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