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增殖资本的价值,为了实现价值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使他的资本不断地、咼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不当作孤立的行为,但当作周期反复的过程来规定时,叫做资本的周转。”
考察资本周转的任务,同考察资本循环是不相同的。在考察资本的循环时,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其由出发点到复归点的运动过程的分析,阐明资本在其循环的各个阶段上所采取的形态以及它们所要完成的职能。而在考察资本的周转时,则是要通过对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运动过程的分析,来阐明资本运动的时间和速度及其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我们考察资本的周转,实际上就是以货币资本的循环形态和生产资本的循环形态作为考察的对象。这是因为,这两个形态都是以垫付的资本价值作为出发点,并且在这两个形态中又都包含了垫付资本价值的增殖,而我们分析资本的周转,正好就是要分析垫付资本是怎样在周而复始的周转过程中增殖自己的。至于商品资本的循环形态,由于它的出发点并不是垫付的资本价值,而是已经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因此,这个形态就不能成为研究资本周转时考察的对象。在下一章,我们将会看到,商品资本的循环形态,实际上是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时所要考察的对象。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构成的。所以,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是从资本价值在一定形态上垫付的时候起,到过程中的资本价值复归到原来形态的那一段时间,或者说是一个资本周期地更新它的价值增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是由它本身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决定的。由于各个部门资本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互不相同,因而,它们的周转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投入造船业、建筑业和畜牧业等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一般比较长;而投入纺织业、食品业等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则比较短。
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资本周转的速度,必须在时间上有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这个衡量单位通常就是“年”。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故乡——温带地方,最重要的农作物都是一年收获一次,所以,“年”也就成为衡量资本周转时间的自然单位。
如果用字母 U 代表“年”这个时间单位,用 u 代表一定数量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用 n 表示周转的次数,则衡量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便是:
例如,有某个资本,周转一次需要 3 个月的时间,它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就是:\(n=\frac{12}{3}=4\) 次。又如,有另一个资本,周转一次需要 18 个月的时间,它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就是:\(n=\frac{12}{18}=\frac{2}{3}\) 次。这两个资本相比较,前者的周转速度是一年周转 4 次,而后者则是一年周转 \(\frac{2}{3}\) 次,前者为后者的 6 倍,即前者的周转速度比后者快 5 倍。
由此可见,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速度愈多,就表示资本周转的速度愈快;反之,资本周转的次数愈少,就表示资本周转的速度愈慢。